在压力治疗过程中,以下几种皮肤损伤需特别注意,因其可能引发感染、溃疡甚至慢性并发症。针对不同损伤类型,需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:
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一、需特别注意的皮肤损伤类型
损伤类型 |
表现 |
风险 |
水疱 |
皮肤表面隆起、透明或浑浊水泡,伴疼痛或瘙痒 |
易破裂、感染,形成慢性溃疡 |
破损/溃疡 |
皮肤完整层缺失,可见皮下组织,伴渗出液或坏死 |
感染风险高,愈合缓慢,可能发展为深部组织损伤 |
红斑/压痕 |
局部皮肤发红、压之褪色,或出现深色压痕 |
持续压迫可能导致组织缺血、坏死 |
皮肤干燥/皲裂 |
皮肤粗糙、脱屑、裂纹,伴紧绷感或疼痛 |
降低皮肤屏障功能,增加感染风险 |
过敏反应 |
局部瘙痒、红斑、丘疹,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或渗出 |
长期过敏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,影响压力治疗依从性 |
二、针对性护理措施
1. 水疱
-
小水疱(直径<1cm):保持清洁,避免摩擦,可自行吸收。
-
大水疱(直径≥1cm):
-
消毒:碘伏或酒精棉球清洁周围皮肤。
-
抽吸: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,保留疱皮覆盖创面。
-
覆盖:涂抹抗生素软膏(如莫匹罗星),覆盖无菌纱布。
2. 破损/溃疡
-
清洁: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清洁剂冲洗,去除坏死组织。
-
抗菌:局部涂抹银离子敷料或抗生素软膏。
-
保湿:使用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,促进愈合。
-
减压:暂停压力治疗,待创面愈合后再逐步恢复。
3. 红斑/压痕
-
立即减压:调整压力设备松紧度,避免继续压迫。
-
冷敷:用冰袋或冷毛巾敷10-15分钟,缓解炎症。
-
观察:若24小时内未消退,需就医评估是否为深部组织损伤。
4. 皮肤干燥/皲裂
-
保湿:使用无香料、无酒精的润肤霜(如凡士林),每日2-3次。
-
避免刺激:避免热水烫洗、碱性清洁剂,选择中性或弱酸性清洁产品。
-
防护:穿戴压力设备前,在易干燥部位加垫棉质内衬。
5. 过敏反应
-
停止使用:立即停用可疑压力设备,更换材质(如棉质内衬)。
-
抗过敏: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软膏(如氢化可的松),口服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)。
-
就医: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需皮肤科就诊。
三、日常预防措施
-
定期检查:每日脱下压力设备后,观察皮肤颜色、温度、完整性。
-
适度松解:每2小时松解压力设备5-10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。
-
个性化调整:根据皮肤状况动态调整压力等级和穿戴时间。
-
营养支持:增加蛋白质、维生素C和锌的摄入,促进皮肤修复。
-
专业指导: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选择和调整压力设备。
四、何时需紧急就医?
-
伤口渗出脓液(可能感染)。
-
伤口边缘发黑(可能坏死)。
-
疼痛剧烈或发热(可能全身感染)。
-
皮肤损伤持续扩大或未愈合(超过2周)。
总结:压力治疗中的皮肤损伤需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。通过科学护理和预防措施,可显著降低损伤风险,确保治疗安全有效。若出现任何异常,请及时咨询医护人员。

我院(西安疤愈瘢痕诊疗中心)采用综合多维疤痕修护体系,通过光电仪器、微创手术、药物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。疤痕组织的功能和外观能得到明显的改善,变得更加平滑和美观。综合祛疤体系改变了传统疤痕治疗的局限性,接诊医生会根据疤友个体特质,详细了解疤痕的病因、皮肤破损等综合信息,从而制定多维度、个性化疤痕治疗方案,进行深层修复疤痕。